琴棋何事有高台,胜迹奇踪洞尚开。
柯烂已知弥岁月,冰弦玉局几能猜。
琴棋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琴棋台》是明代诗人邢云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琴棋台》进行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邢云路,字士登,明代保定府安肃人。万历八年进士,曾任河南佥事、陕西按察使等职。他在政治和文学方面均有一定的成就,著有《古今律历考》、《太乙书》等作品。《琴棋台》是其在文学史上留下的不多诗作之一,体现了其文学才华。
- 诗句原文:
- 残棋烂柯,人琴俱去,奈愁何。
- 祇今惟有仙踪在,千载高台落照多。
- 诗歌内容:
- 第一句“一局残棋已烂柯”,描述了一幅围棋对弈的画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第二句“人琴俱去”,则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琴与人的离去象征着某种情感或者关系的终结。
- “奈愁何”反映了诗人面对这种失落和哀愁时的心情和无奈。
- “祇今惟有仙踪在”,意味着只有仙人的足迹还留在这里,暗指人间的纷扰已经远去,剩下的只是历史的沉淀和传说的存在。“千载高台落照多”,则是用历史长河中一座古台的形象来比喻时间的深远和历史的沧桑。
- 艺术手法:
- 该诗运用了典型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残棋”、“烂柯”和“人琴”,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意境。
- 通过对比“人琴俱去”和“仙踪在”,强化了时间更迭、世事无常的主题。
-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考,体现了古典诗歌的凝练之美。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
- 通过对琴棋台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某种期待或寄托。
- 文化背景:
- 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常以琴棋书画作为修身养性的方式,而琴棋台则是文人雅集的象征。因此,这首诗可能也包含了对文人群体文化活动的回忆和赞美。
《琴棋台》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七言绝句,通过简洁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美好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是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从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