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绕涂山晓色浓,千年老树肖盘龙。
涧流石母生苔绿,玉产仙丛映日红。
岩畔寒鸦巢古木,山间落叶舞回风。
万方洪水归沧海,永赖当年疏凿功。
登涂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涂山》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明代诗人张鹤鸣所作。张鹤鸣,字元平,明凤阳府颍州人,万历二十年进士,授历城知县、南京兵部主事等职。在张鹤鸣的一生中,他的政治生涯颇为复杂。他曾与辽东经略熊廷弼不和,导致广宁失守,后因言官纷劾而辞职。他在崇祯时期曾短暂复出,但不久又因其他原因离京。
张鹤鸣创作的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还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登涂山》中,作者通过对涂山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大禹的提及,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诗中的“紫气南瞻歌猛士”一句,描绘了古代英雄的形象,同时也隐喻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此外,诗中的“河洛能兴万古思”一句,更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思考。
《登涂山》是张鹤鸣以诗歌形式表达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涂山上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大禹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颂扬。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张鹤鸣的思想情感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