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寺 其四

欹枕绝岩胜,山僧频劝回。
姑依楼角火,共借佛前杯。
静夜欢闻鼓,深山隐听雷。
佳思应久就,无待雨声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山寺 其四》是明朝时期杨必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1. 诗歌原文
    欹枕绝岩胜,山僧频劝回。
    姑依楼角火,共借佛前杯。
    静夜欢闻鼓,深山隐听雷。
    佳思应久就,无待雨声催。

  2. 诗歌注释

  • 杨必祯:明朝时期的文人,以其文学成就著称,擅长诗词。
  • 《南山寺 其四》:这是作者在南山寺游览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景和禅宗体验的深切感受。
  1. 诗歌译文
  • 诗人躺在绝岩上,被山峰环绕的美丽景色所吸引。
  • 山中的僧人多次前来劝说他返回,可能是为了提醒他回到俗世的生活。
  • 诗人依偎在楼角的火光中,与佛前的酒杯相伴,享受宁静的夜晚。
  • 深夜里,他听到了寺庙内传来的鼓声和远处山里的雷声,这些声音让他感到宁静而深远。
  • 他的思绪已经沉浸在这样的美景之中,不再需要雨水的催促来唤醒。
  1. 诗意解析
  • 此诗以“绝岩胜”开篇,描绘了诗人身处绝境之中却心旷神怡的情景。
  • “山僧频劝回”则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美景和禅宗修行之间徘徊,内心矛盾的情感状态。
  • “静夜闻鼓声”和“深山听雷声”两句,展现了夜晚山林中的声音,增添了一种神秘而深远的氛围。
  • “佳思应久就”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长久不渝的欣赏和感悟。
  • “无待雨声催”更是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事物干扰,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传达出对生命和自然美的深刻体悟。
  • 语言风格:诗歌用词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杨必祯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杨必祯的《南山寺 其四》是一首充满禅意和自然美的五言律诗。它不仅展示了南山寺的美丽景色,更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大自然的一次赞美,也是对人生哲学的一次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