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昌黎秋怀诗四首 其二

白露萎百草,松柏不凋悴。
贞脆本性成,不由时与地。
寒蝉声已寂,秋虫鸣自恣。
语默有不同,适时固无异。
我兴观物怀,慨然知我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昌黎秋怀诗四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秋日访朱山人不遇
落叶满空山,飞泉鸣叠嶂。
路回松树间,石见苔藓上。
惆怅人间世,尘缨绊人肠。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写到:“落叶满空山,飞泉鸣叠嶂。”诗人用“落叶”和“飞泉”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而“鸣叠嶂”则表达了瀑布的声音,给人以震撼。这些自然景观在诗人看来不仅仅是自然美的象征,更是人生哲理的表现。例如,诗人通过“落叶”这一元素,联想到人生的无常和变迁,感叹时光易逝,人事更迭。同时,“飞泉”则象征着人生中的激情和活力,提醒人们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

诗中的“路回松树间,石见苔藓上。”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悟。这里的“路回松树间”,形象地描绘了山路曲折、树木葱郁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同时,“石见苔藓上”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知和对生命的思考。苔藓的生长,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延续,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思考。

诗中的“惆怅人间世,尘缨绊人肠。”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慨。这里的“人间世”指的是世俗的世界,而“尘缨绊人肠”则形象地描绘了世俗世界的种种诱惑和困扰。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告诫人们在面对世俗世界的诱惑时要保持清醒和坚定,不被其束缚和困扰。

《和昌黎秋怀诗四首 其二》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考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