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御史还朝

法星入夜动苍旻,豸史乘骢出要津。
有脚阳春随玉节,无声膏雨逐朱轮。
吏循郡邑澄清力,民乐闾阎抚字仁。
最爱皂囊时入奏,天颜有喜直言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吴御史还朝》是明朝诗人黄镐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黄镐,字叔高,明代福建侯官人。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曾任都察院试事、广东左参政等职。成化年间,擢升为南京户部尚书并请求退休。其作品有《黄忠端公集》,现藏于《四库全书》。
  1. 创作背景:《送吴御史还朝》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黄镐担任御史或相关职务时所作。

  2. 诗歌原文
    法星入夜动苍旻,豸史乘骢出要津。
    有脚阳春随玉节,无声膏雨逐朱轮。
    吏循郡邑澄清力,民乐闾阎抚字仁。
    最爱皂囊时入奏,天颜有喜直言臣。

  3. 诗歌赏析

  • 此诗以“法星”起兴,借指朝廷的清明与法治的严厉。
  • “豸史乘骢”描绘了吴御史出行的场景,强调了其作为御史的威严与责任感。
  • “有脚阳春随玉节”与“无声膏雨逐朱轮”两句,分别比喻吴御史的才能如同春天的阳春般温暖人心,其治理如雨露般滋润万物。
  • “吏循郡邑澄清力”,表达了吴御史在地方上的清正廉洁和治理能力。
  • “民乐闾阎抚字仁”则突出了吴御史在民生问题上的关心与努力,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和仁爱之心。
  • “最爱皂囊时入奏”中的“皂囊”可能指的是公文包,暗示吴御史经常向皇帝上书进言,直言不讳,体现了他敢于直言的性格。
  • 结尾处“天颜有喜直言臣”,更是点明了吴御史因其直言敢谏而获得皇上的喜悦。

《送吴御史还朝》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品格与才能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政治理想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吴御史的描述,展示了一位正直无私、勇于直言的官员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社会的一种政治风气和文化特点。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的精神面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