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岳

我生癖山水,蜡屐饶几两。
十载思匡庐,仿佛劳意匠。
扬澜左里间,归棹今始漾。
大泽收烟虹,青天削屏障。
堂堂韩白军,落落侯伯状。
变化根虚无,尊严合雄放。
朝昏无端倪,欲语但惆怅。
三日经浔阳,一雨助清涨。
雨止生白云,山山气腾上。
划然跻岩腰,绵亘亿千丈。
如彼万国琛,明堂受无让。
傍豁四五峰,偃蹇失背向。
一峰独中立,肃穆类圭玚。
忽见白龙飞,乃是岩瀑飏。
想像万壑雷,壮夫色凋丧。
羁迟千里外,心迹两遰妨。
近愧猿鹤幽,远惭仙释旷。
名山如故人,欲别手难抗。
夜梦骑茅龙,陵历颇奔壮。
晨兴独长谣,怀哉未能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庐岳》是明代诗人黄淳耀创作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介绍:黄淳耀,字孟端,号陶庵,浙江绍兴人,明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在明代中后期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 创作背景:黄淳耀对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多次前往庐山进行实地考察。在长时间的旅行中,庐山的壮丽景色和自然之美深深吸引了他,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写作欲望。因此,他决定创作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庐山的喜爱和向往。

  • 诗歌原文:《望庐岳》是一首描绘庐山美景的诗歌。诗中的“我生癖山水,蜡屐饶几两。十载思匡庐,髣髴劳意匠”表达了作者对庐山深深的喜爱和向往。而“扬澜左里间,归棹今始漾。大泽收烟虹,青天削屏障。堂堂韩白军,落落侯伯状。变化根”则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宏伟气势。

《望庐岳》不仅是一篇描绘庐山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人文情怀的文学作品。它展示了黄淳耀深邃的思想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是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