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旦起徬徨,徬徨复踌蹰。
烦撋及衣衫,缝纫连裙襦。
侧闻绣衣使,持斧来东吴。
薄言偕我亲,赴愬百里馀。
怀哉报所天,行矣毕贱躯。
陈烈妇诗九首 其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烈妇诗九首·其八》是明代诗人黄淳耀创作的一首古诗。该诗以一位烈妇的口吻,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国家的忠诚。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一位女性在面对家国大义时的无奈与悲壮,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妇女在封建社会中的社会地位以及她们对于爱情和责任的复杂态度。
《陈烈妇诗九首·其八》的主旨在于赞美那位烈妇对丈夫的深情厚谊,以及她在国难之际所表现出的英勇气概。诗中“昧旦起徬徨,徬徨复踌蹰。烦撋及衣衫,缝纫连裙襦。”这几句描述了烈妇清晨起床后的心情,她既感到茫然又充满矛盾,一方面要处理家务事,另一方面又要为即将出征的丈夫准备行装。这里的“缝纫”不仅指缝补衣物,更象征着她在家庭与国家之间的抉择和牺牲。
诗中的“侧闻绣衣使,持斧来东吴。”则描绘了一个紧张而严峻的场景:绣衣使者带着命令来到东吴,意味着丈夫可能要出征。这一转折不仅是对烈妇心境的冲击,也预示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
诗的后两句“薄言偕我亲,赴愬百里馀”进一步强调了烈妇对丈夫的支持和鼓励。这里“薄言”意为低声细语,“偕”是一起的意思,“愬”是告诉。这句话表达了烈妇虽担心自己的安危,但仍然鼓励丈夫勇敢地去完成使命,体现了一种超越个人生死的大爱精神。
“怀哉报所天,行矣毕贱躯。”这两句则是烈妇对自己行为的总结,她虽然出身低微,但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国家的恩情。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情感抒发之作,更是一篇饱含哲理的史诗。
《陈烈妇诗九首·其八》不仅是对一个历史时期内女性形象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一种深刻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女性角色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中那种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