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旦起徬徨,徬徨复踌蹰。
烦撋及衣衫,缝纫连裙襦。
侧闻绣衣使,持斧来东吴。
薄言偕我亲,赴愬百里馀。
怀哉报所天,行矣毕贱躯。
【注释】
昧旦:天刚亮。徬徨:徘徊,来回走动的样子。撋(huá):通“华”,华丽。烦(pán)撋:指穿着华丽衣裳的人,这里指富贵人家的子弟。衣襟、衣袖:古代衣服的前襟和袖口。侧闻:侧面听说。绣衣使:官名,掌皇帝使者之职。持斧:拿着斧头。薄言偕:请允许我。亲(qīn):指妻子,这里指侍奉丈夫的妻子。赴愬(sù):奔赴朝廷申诉。怀哉:犹言何为。报所天:报答生养自己的父母。行矣:可以走了。毕:尽。贱躯:低贱的身体。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妇女在新婚之后,由于丈夫被征去东吴服役,自己不能随行,只好独守闺房,思念丈夫,盼望他早日归来。全诗语言平实,但感情真挚,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甘愿忍受贫贱生活的决心。
起句“昧旦起徬徨”,是说天刚刚亮的时候,她就起床徘徊不定,彷徨,即徘徊。这句写出了诗人清晨起来后的心情,她不知道丈夫何时能够归来,心中焦急不安。
次句“徬徨复踌蹰”,是说徘徊不定地徘徊,踌躇,犹豫不决。这句写出了她的心理状态,她既想出去走走散散心,又担心外面不安全,所以迟疑不决。
第三句“烦撋及衣衫”,是说因为心里着急,所以匆忙穿上华丽的衣裳。撋(huá),华丽;及,穿;衣衫,指衣服。这句写出了她急忙穿衣的情况,说明她急于要出门,以表示自己的哀情。
下面四句描写她的丈夫远去,她独自在家的情景。第四句“缝纫连裙襦”,是说她在忙着缝补衣服,连裙子和上衣都来不及换下来。连,接连;襦(rú),短衣。这句写出了她忙碌的情形,表明她正在用缝补来表达自己的哀思。
第五句“侧闻绣衣使”,是说从旁边听到有人来了,原来是皇帝派来的使者,手里拿着斧头。绣衣使,古代官名,主管皇帝的使者。这句话表明她听到了有关丈夫出征的消息,并见到了前来传达消息的人。
第六句“持斧来东吴”,是说那个使者拿着斧头来了,他是奉命前往东吴的,可能是去征讨那里的叛乱者。东吴,指当时的吴国,也就是现在的江苏一带。这句表明使者的任务是去征讨吴国的叛乱者,而这位妇人的丈夫就是吴国人。
第七句“薄言偕我亲”,是说请你允许我和你一起去吧,薄言,这里是说请求的意思;偕,一起;亲,指丈夫,这里指丈夫的妻子。这句是说她想和丈夫一起去征讨吴国,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第八句“赴愬百里馀”,是说我们一起去征讨吴国,距离有一百多里路呢!愬(sù),通“诉”,诉说,这里指去吴国的路途遥远。这句表明她对丈夫远征吴国的距离感到忧虑。
第九、十句“怀哉报所天,行矣毕贱躯”,是说怀着一颗报效国家之心,现在可以出发了。报所天,意思是报答君王;所天,指君王。行矣,可以出发了;毕,完成;贱躯,指身体。这是说现在可以出发了,因为她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决心要报效国家了。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妇女的日常生活,表现了她在丈夫出征期间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她对国家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全诗以平淡的语言,真实地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感人,语言简洁明了,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