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和刘柴桑

我经山泽间,细行每踌躇。
今兹荷天力,静寄田园居。
墙连友生家,竹映从弟庐。
流水周屋下,鸡鸣应遥墟。
闲访齐民术,精微在菑畬。
井臼时一操,习气通劳劬。
宾阶绿苔长,萧散礼数无。
去去久如兹,人代自相疏。
默哂桃源人,衣食烦百须。
彼居既不出,我往定焉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刘柴桑》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称为《和陶酬刘柴桑》。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东晋末至刘宋初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是中国首位田园诗派诗人。其代表作有《饮酒》《桃花源记》等。
  2. 诗歌原文
    山泽久见招,
    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
    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
    挈杖还西庐。
    荒涂无归人,
    时时见废墟。
    茅茨已就治,
    新畴复应畲。
  3. 诗歌内容:《和刘柴桑》是陶渊明对好友刘程之回归自然、耕织自足生活态度的赞美。该诗在结构上可分为三层:前四句为第一层,追述往日企盼山泽而徘徊官场的苦衷;中间十句为第二层,摹写刘程之归隐生活与好友共话田园;最后六句为第三层,以事议论感慨世情,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和劝勉,以及自我排解。

不仅能感受到陶渊明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还能深入领略到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