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山泽间,细行每踌躇。
今兹荷天力,静寄田园居。
墙连友生家,竹映从弟庐。
流水周屋下,鸡鸣应遥墟。
闲访齐民术,精微在菑畬。
井臼时一操,习气通劳劬。
宾阶绿苔长,萧散礼数无。
去去久如兹,人代自相疏。
默哂桃源人,衣食烦百须。
彼居既不出,我往定焉如。

【注释】

和和刘柴桑:刘柴桑,东晋诗人陶潜的字。他隐居田园,自称”五柳先生”。

经山泽:经过山泽。

细行:谨慎小心地走。

天力:上天的力量,即自然之力。

静寄:安静地居住。

齐民术:指农民耕种、收割等技艺。

菑畬(cui shu):耕作。

井臼:井水和舂米用的石臼。

萧散:悠闲自在的样子。

去去:离开的意思。

彼居:他住的地方。

百须:许多需要。

彼居:他居住的地方。

如:像。

默哂:默默嘲笑。

【赏析】

这首诗写隐居不仕之志,是陶渊明归隐后写的第一篇诗作。

首联“我经山泽间”,点题“我”为隐居之人;“细行每踌躇”,表明了隐居者的谨慎小心。此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颔联“今兹荷天力,静寄田园居”两句,写自己因有天赋,所以能够安居于田园。“荷”通“荷”,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经山泽间”;“静寄”承上启下,表明自己不再出仕,而是安心地过着田园生活。这两句诗既写出了隐居者的性格,又交代了隐居的原因,是全诗的关键所在。

颈联“墙连友生家,竹映从弟庐”,写自己隐居在朋友家旁边,与邻居的兄弟同住一屋檐下,说明自己的居处十分简陋和偏僻。

尾联“流水周屋下,鸡鸣应遥墟”,用流水声和鸡鸣声衬托自己的寂寞,表达自己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的第一次写诗,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