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如修斋,瓶罍笑艰穷。
有时思鸡豚,往预社案中。
独有三亩园,靃靡无凶丰。
新蕨养耆齿,老韭延温风。
闭门种芜菁,可禦一岁终。
食肉智常昏,采山趣弥冲。
尧禹真父老,未谢玉食隆。
弃机从汉阴,砺齿怀碧嵩。

诗句:村居如修斋,瓶罍笑艰穷。有时思鸡豚,往预社案中。独有三亩园,靃靡无凶丰。新蕨养耆齿,老韭延温风。闭门种芜菁,可禦一岁终。食肉智常昏,采山趣弥冲。尧禹真父老,未谢玉食隆。弃机从汉阴,砺齿怀碧嵩。

译文:
我居住在村庄里就像在修道一样清静,面对瓶罍却能开怀大笑面对艰难的生活。有时我会想起家乡的美味——鸡肉和猪肉,也参与村里的祭祀活动。虽然只有三亩地,但是收成的蔬菜没有灾荒,新鲜的蕨菜滋养我的牙齿,冬天的老韭菜散发着温暖的风。我关上房门种植了芜菁,足以抵御这一年的饥荒。吃肉时常常感到迷糊,喜欢去山上采集药材。尧、禹这些真正的老者,他们没有感谢过皇帝赐予的食物和荣誉。放弃世俗的生活,跟随在汉阴学习,磨砺自己的牙齿,怀念华山和嵩山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的看法,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通过诗歌,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功名的淡薄。诗中的”瓶罍笑艰穷”和”食肉智常昏”等句子,体现了诗人对于物质贫乏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思考。此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展现了他的田园理想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分析这首诗时,可以进一步探讨其艺术特色和历史背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瓶罍”代表简陋的生活条件,“鸡豚”则代表了乡村生活中的美好时光。而“食肉智常昏”则暗示了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可能带来的道德迷失。整体上,这首诗是一首表现陶渊明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代表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