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鷟常特栖,騕袅辞服箱。
古来俊杰人,不在亡主堂。
六国昔崩分,岂无贤与良。
青蝇飞竿旌,谗妾踞瑶房。
屈原既放逐,楚事以俇攘。
信陵见猜疑,蛙黾游大梁。
悠悠狡童心,仁义愁我肠。
逝言空国都,啖食恣虎狼。
往车有折轴,后驾宜周防。
愿回目睫智,一为辨圆方。

【注释】

鸾鷟:神话传说中凤鸟的别名,比喻贤能的人。

騕袅:骏马的代称,这里指骏马。

亡主堂:指战国时期的秦王宫。

六国:指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青蝇:苍蝇的一种,喻指小人。

蛙黾:水蛙和蟾蜍,借指奸臣。

狡童心:形容奸佞小人的心机狡诈。

逝言空国都:指秦国因失去道义而衰败。

啖食恣虎狼:意思是秦朝统治者残暴无道,像老虎和狼一样任意吞噬百姓。

折轴:车轴折断。

周防:周密防备。

愿回目睫智:意谓要回心转意,拨乱反正(指恢复道义)。

一为辨圆方:意为要重新辨别是非曲直。

方:正义。

【译文】

鸾鸟和凤凰常常栖息在高高的天空中,骏马奔驰时也绝尘而去;古代的英杰,不是死在敌国的殿堂里。

六国已经崩溃了,难道就没有贤能和有才能的人?

苍蝇飞舞盘旋在空中,谗人的阴谋诡计却占据着宫殿;屈原被放逐之后,楚国的事情就混乱起来了。

信陵君遭受猜忌而被怀疑,青蛙和蛤蟆却在大梁城游来游去。

那些狡猾的小人,用他们的心思使我忧愁,我忧心忡忡地思念着过去。

秦国失去了道义,就像空荡荡的都城,那些吃人的东西像饿虎一样肆意横行。

过去的车子断了车轴,后面的车子需要更加周密的防备。

希望君王能够清醒过来,拨乱反正,重新辨别是非,让正义重归大地。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歌颂古代贤能之人,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不满与忧虑之情。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有抒情,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首句“鸾鷟常特栖”中的鸾鷟,即传说中的鸾鸟和凤鸟,它们都是吉祥的鸟类,常用来象征贤能之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贤能之人的赞美之情。接着,诗人指出这些贤能之人并不在亡国之君的殿堂里,而是选择在更高的地方飞翔,象征着他们追求的是更高尚的目标。

第二句“騕袅辞服箱”中的騕袅,是指骏马。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骏马驰骋的场景,暗示了贤能之人不会屈服于权贵,而是会选择离开那些腐败的势力。

第三句“古来俊杰人,不在亡主堂”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豪杰之士是不会屈从于亡国之君的统治的,他们会寻找新的机会来展现自己的才华。

诗人以“六国昔崩分”为例,说明即使是强大的国家也会因为内部矛盾或外部压力而崩溃。这进一步证明了诗人的观点,即真正的英雄是不会屈服于权力的诱惑的。

第五句“青蝇飞竿旌”,诗人以苍蝇为例,讽刺那些心怀叵测的小人。他们表面上看似忠心耿耿,实则内心阴险狡诈。他们的行为就像苍蝇一样,只会飞到旗帜上嗡嗡叫,却不会给旗子带来任何好处。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心怀不轨者的厌恶和批评。

第六句“谗妾踞瑶房”中的谗妾,是指那些善于挑拨离间的小人。他们坐在美丽的宫殿中,但却无法给国家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第七句“屈原既放逐”中的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因直言进谏而被流放在外,但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诗人引用了屈原的例子,表明真正的英雄不会被困境所吓倒,而是会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为之奋斗到底。

第八句“楚事以俇攘”,这里的“俇攘”指的是混乱和纷争。诗人指出,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代,真正的英雄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相反,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他们的忠诚和勇气。

第九句“信陵见猜疑”中的信陵君,是战国时期魏国的一位著名君主。他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诗人提到信陵君受到猜疑,意味着即使是尊贵的君主也可能会面临各种质疑和挑战。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忠诚和信念的追求。

第十句“蛙黾游大梁”中的蛙黾,是一种生活在池塘中的生物。它们在池塘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着,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诗人用这个例子来形容那些奸邪小人在朝廷中无所顾忌地胡作非为。

第十一句“悠悠狡童心”中的狡童,指的是那些心思狡诈的人。诗人用这句话来表达他对那些心怀不轨之徒的厌恶和警惕。

第十二句“逝言空国都”中的逝言,可以理解为空洞的话语或谎言。诗人表示对于那些空洞而无实的话语应该保持警惕和批判的态度。

第十三句“啖食恣虎狼”中的虎狼,在这里比喻那些贪婪无度、毫无节制的行为。诗人用这个比喻来形容那些小人肆无忌惮地吞噬他人的利益。

第十四句“往车有折轴”中的前车之鉴,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比喻以前的失败教训。诗人借用这个成语来警示那些可能陷入陷阱的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十五句“后驾宜周防”中的后驾,可以理解为后来者或后人。这里的后驾是指新的统治者或新一代的人。诗人提醒他们需要时刻警惕,避免重蹈覆辙。

最后一句“愿回目睫智”中的回目,可以理解为回头或醒悟。这里的回目是指回到正确的方向或觉悟。诗人表达了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并及时改正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揭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