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露筋祠口占

白鸟犹疑点露光,青松长与作帏房。
玉埋地底终辞污,菊死枝头尚抱香。
齑臼有碑词黯黯,投金无濑水茫茫。
翠旗明灭知何处,巾帼如林最可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露筋祠口占》是清代黄淳耀的作品,而非明朝的作品,且原文并未提及“巾帼如林最可伤”的表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作者介绍以及作品赏析等方面的内容如下:

  1. 创作背景:《过露筋祠口占》的创作背景与黄淳耀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黄淳耀(1605-1645),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是明末著名的抗清英雄。在明朝灭亡后,黄淳耀投身于抗清斗争,虽然最终未能成功,但他的英勇行为和对国家的忠诚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2. 作者简介:黄淳耀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除了文学创作外,他还涉猎广泛,包括哲学、历史等多个领域。他的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3. 作品赏析:《过露筋祠口占》作为黄淳耀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过露筋祠口占》通过描绘露筋祠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关注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句“白鸟犹疑点露光,青松长与作帏房”描绘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壮美,而“玉埋地底终辞污,菊死枝头尚抱香”则反映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赞美。

《过露筋祠口占》不仅是黄淳耀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