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鸟犹疑点露光,青松长与作帏房。
玉埋地底终辞污,菊死枝头尚抱香。
齑臼有碑词黯黯,投金无濑水茫茫。
翠旗明灭知何处,巾帼如林最可伤。
过露筋祠口占
白鸟犹疑点露光,青松长与作帏房。
玉埋地底终辞污,菊死枝头尚抱香。
齑臼有碑词黯黯,投金无濑水茫茫。
翠旗明灭知何处,巾帼如林最可伤。
注释:
- 白鸟犹疑点露光:形容白鸟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好像在质疑这世间的一切。
- 青松长与作帏房:青松高大挺拔,常被用来制作帐篷,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 玉埋地底终辞污:比喻那些被埋藏的宝贵之物,虽然经历了长时间的磨难,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清白和高洁。
- 菊死枝头尚抱香:菊花虽然已经凋零在枝头,但其香气依然四溢,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高洁。
- 齑臼有碑词黯黯:描述了一个古老的石碑上刻着的文字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沉痛和哀婉的感觉。
- 投金无濑水茫茫:比喻那些追求功名的人最终一无所有,如同被丢弃在水中的金钱一样,毫无价值。
- 翠旗明灭知何处:形容战场上战旗摇曳不定,难以辨认方向,暗示了战争带来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 巾帼如林最可伤:用“巾帼”来指代女性,表达了对女性英勇奋战、不畏艰险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隐喻了人世沧桑、英雄末路的悲哀。诗中“白鸟犹疑点露光”,以白鸟之疑点露光比喻人心之疑惑;“青松长与作帏房”,则通过青松长年作帐的情景,暗喻人应保持坚贞的节操,不为名利所动摇;“玉埋地底终辞污”与“菊死枝头尚抱香”两句则从反面揭示了人的品格如何经受住考验,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仍能保持自身的纯净与高洁。最后一句“巾帼如林最可伤”更是对女性英豪的赞美,表达了一种对女性坚强不屈精神的崇高敬意。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深沉,是黄淳耀诗歌创作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