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与同人泛舟尚湖

永日扁舟在碧浔,停舟往往得园林。
一川鱼鸟如相识,百态湖山合赏心。
竹涧静通棋局响,荷花开笑酒杯深。
红灯白月城隅晚,剩伴先生有醉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与同人泛舟尚湖》是明代诗人黄淳耀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在湖光山色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也体现了他超脱尘世的心境。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是明代复社的一员。他在崇祯十六年考中进士后归隐苏州府嘉定,致力于研经籍,并在清顺治二年的抗清起义中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之一。然而,这场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黄淳耀与其弟黄渊耀在城破之后自缢身亡。尽管如此,黄淳耀仍被其门人私谥为贞文。

《夏日与同人泛舟尚湖》全文如下:
永日扁舟在碧浔,
停舟往往得园林。
一川鱼鸟如相识,
百态湖山合赏心。
竹涧静通棋局响,
荷花开笑酒杯深。
红灯白月城隅晚,
剩伴先生有醉吟。

这首诗通过对尚湖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诗中“永日扁舟”意味着诗人长时间地在湖上划船旅行,“停舟往往得园林”则表明他经常停下来欣赏周围的自然风光和园林美景。“一川鱼鸟如相识”传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受,而“百态湖山合赏心”则进一步强调了湖光山色的多样性给诗人带来的愉悦感受。

在诗的结尾部分,“红灯白月城隅晚”描绘了夕阳下城市的景象,而“剩伴先生有醉吟”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美好的自然世界里。

《夏日与同人泛舟尚湖》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的古诗,它不仅展现了明代诗人黄淳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古人的生活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