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友人邀登君山

君山嵯峨半倚天,乘春临眺山之巅。
东风悠悠乱帆没,海燕飞入蘼芜烟。
王孙开宴向江渚,招携江畔同心侣。
举觞椑睨青天低,世上浮名何足语。
曾闻昔日春申君,宾朋珠履日满门。
百万貔貅此山驻,雄名英气孰可论。
一朝流血棘门上,惟见此山今独存。
楚水流声尚呜咽,吴墟谁复招游魂。
吁嗟侠骨今黄土,何如我辈酬金樽。
狂歌起舞与君乐,吾徒酒人殊不恶。
长愿登山醉不醒,肯向风尘悲寂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友人邀登君山”是明代诗人黄道创作的一首古诗。《春日友人邀登君山》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友人间的欢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不仅描绘了山水之美,还蕴含着对历史人物和往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世界。

《春日友人邀登君山》的首句“君山嵯峨半倚天”,便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雄伟的山峰图景。这句诗中的“君山”指的可能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座名山,其名字寓意深远,可能与历史上的某些重要事件或人物有关。诗人通过“君山”这一意象,暗示了山之高耸入云、不可动摇的性质,象征着坚定不移的意志或信念。

诗中的第二句“乘春临眺山之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来到山顶上的情景,这里的“临眺”一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体验。这种站在高处俯瞰的视角,让诗人有机会更全面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度思考。

第三句“东风悠悠乱帆没”,则用动态的语言描述了春风拂动的景象。“乱帆”指的是船上的帆船在春风中摇曳,而“没”字则形象地描绘了风势强劲到足以将帆吹倒的情景。这一句不仅传达了春天的气息,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海燕飞入蘼芜烟”,则是诗人捕捉到了春天特有的景象:海燕从海上归来,掠过烟雾弥漫的地面。这不仅是对眼前景物的描述,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第五句“王孙开宴向江渚”,则转入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场景,描写了王孙(即贵族)举办宴会,邀请江边的朋友共同欢聚的场面。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聚会,更是对友情、和谐的赞美。

最后一句“举觞椑睨青天低”,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里“举觞”指的是举起酒杯,“椑睨”形容视线所及之处,整个画面仿佛俯览整个天空,显得格外宁静而又深远。

《春日友人邀登君山》通过对春日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温馨场景,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诗人黄道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让这首古诗成为了明末清初文人雅集的典范,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让人沉思良多。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对美的追求和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