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岁从征地,南陲亦厚坤。
瘴来山疠重,月出野磷昏。
草伏随穿虺,林号想纵猿。
论兵古所忌,予乃禁无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荐岁从征地,南陲亦厚坤。
瘴来山疠重,月出野磷昏。
草伏随穿虺,林号想纵猿。
论兵古所忌,予乃禁无言。
《清洛营次韵四首其三》是明代诗人黄衷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是通过对战争背景的描述和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生活的状态。
黄衷,字仲章,明代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据记载,他的诗歌多反映民生疾苦,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颇为丰富,它可能是在明军南征过程中所作,通过描写战争场景和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在具体分析这首诗时,可以发现其内容丰富、意境深远。诗中“荐岁从征地,南陲亦厚坤”两句,表达了诗人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家的安宁贡献力量的情怀。而“瘴来山疠重,月出野燐昏”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暗示了南方边远地区的艰苦环境。此外,诗中的“草伏随穿虺,林号想纵猿”,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草和树赋予了生命特征,使得自然景观更加栩栩如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敬畏。
《清洛营次韵四首其三》作为黄衷的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明代文人的文学风采,更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以及文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