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晚疏钟动,玄宫早自扃。
蝉鸣松月闇,鸦散柳风轻。
露坐才终饷,高谈已二更。
谁知浮世外,驯鹤有馀生。
三阳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阳·其二》是明代诗人黄元忠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三阳·其二》的作者是黄元忠。作为明朝时期的文人,黄元忠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他的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意义。
诗歌原文:
未晚疏钟动,玄宫早自扃。蝉鸣松月闇,鸦散柳风轻。
露坐才终饷,高谈已二更。谁知浮世外,驯鹤有馀生。诗歌赏析:《三阳·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诗中通过“未晚疏钟动,玄宫早自扃”两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同时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人生的无常。接着,“蝉鸣松月闇,鸦散柳风轻”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谐之美的赞赏。
写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从其内容来看,它可能创作于诗人晚年时期,或者是在某种特定的情感状态下所感而发。这种状态可能是孤独、反思或是寻求心灵的平静。
哲理内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三阳·其二》中的“驯鹤有馀生”一句,更是体现了诗人对于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满足的向往。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三阳·其二》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更是蕴含着深刻哲理和生活智慧的作品。它启示人们要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关注自然、尊重生命,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