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晚疏钟动,玄宫早自扃。
蝉鸣松月闇,鸦散柳风轻。
露坐才终饷,高谈已二更。
谁知浮世外,驯鹤有馀生。
诗句如下:
未晚疏钟动,玄宫早自扃。
译文如下:
深夜时分,钟声悠扬而清脆,仿佛在为夜晚的宁静画上句号。然而,在这宁静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与担忧。
注释解释:
- 黄元忠:明代诗人,字孟明。他的作品《三阳》系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风格著称。
- 三阳:指春季的三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和惊蛰。这三个节气分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雨水的滋润和万物复苏的景象。
- 玄宫:古代宫殿的名称,这里指的是皇宫或朝廷。
- 疏钟:稀疏而悠扬的钟声,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 自扃(jiōng):自行关闭或关闭,表示自我约束或独立自主。
- 蝉鸣松月闇:形容蝉鸣声在松树和月光下显得格外响亮,给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感觉。
- 鸦散柳风轻:形容乌鸦飞散,柳树枝条随风轻轻摇曳,给人一种宁静而自由的感觉。
- 露坐才终饷:形容一个人坐在露台上,享受着美食的美味,直到结束为止。这种生活状态给人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感觉。
- 高谈已二更:形容一个人在深夜中谈论着重要的话题,直到深夜二更。这种生活状态给人一种宁静而充实的感觉。
- 浮世外:指超脱世俗的世界,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 驯鹤有馀生:形容一个人能够驯养并照顾一只鹤,让它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从而获得一种内心的满足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三阳季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中的“未晚疏钟动,玄宫早自扃”形象地描绘了深夜中的宁静氛围,而“蝉鸣松月闇,鸦散柳风轻”则通过声音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