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炎真拟入山深,出郭平堤桑柘阴。
野寺荷开池水碧,空堂禅定夜风侵。
一灯明灭传昏旦,万竹平安到古今。
人世是非殊未定,几声清磬思难禁。

【注释】

  1. 祖关:即祖关寺,在今四川广元市西。
  2. 出郭(ɡuò):从城外。郭,城外围。
  3. 平堤:平坦的水边堤岸。桑柘阴:桑树和柘树的枝叶遮住了日光。
  4. 野寺:乡村的寺庙。荷开池水碧,荷花盛开,池塘水色清碧。
  5. 空堂禅定夜风侵:寺院中空无一人,只有风声入耳。
  6. 一灯明灭传昏旦:一盏油灯时明时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7. 万竹平安到古今:竹子长势旺盛,象征时间悠久。
  8. 人世是非殊未定:世间纷扰,是非难辨。
  9. 几声清磬思难禁:几声悠远的钟声令人难以平静。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隐居期间,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出诗人对世事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整首诗以“静”为核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第一句“畏炎真拟入山深”,表现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恐惧,以及对山林的向往。诗人想象自己像一只鸟一样,远离城市的喧嚣,进入山中的深林之中,寻求一份宁静和清凉。

第二句“出郭平堤桑柘阴”,描绘了离开城市后的景象。平坦的堤岸上,桑树和柘树的枝叶遮蔽了阳光,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他对城市生活的疏离感。

第三句“野寺荷开池水碧”,描绘了乡村寺庙中的荷花盛开,池塘水色清碧的情景。这里的野寺、荷花和清澈的池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氛围。

第四句“空堂禅定夜风侵”,表现了夜晚时分,寺庙内一片寂静,只有风声入耳。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也是对他追求宁静生活的体现。

第五句“一灯明灭传昏旦”,通过一盏油灯的明灭,象征时间的流逝。这里的“昏旦”是指日出和日落的时刻,象征着一天之中的不同阶段。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他对生活的淡然。

第六句“万竹平安到古今”,描绘了竹子生长得旺盛,象征着时间的悠久。这里的“古今”代表着过去和未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延续和永恒的思考。

第七句“人世是非殊未定”,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争的看法。他认为世间纷扰,是非难辨,无法预料。这里的“殊未定”强调了诗人对于纷扰世界的超脱和淡漠。

最后一句“几声清磬思难禁”,通过几声悠远的钟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他无法抑制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感慨,这些声音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