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看竹

竹色自可爱,无如此径深。
千秋寒玉立,万亩绿云沉。
远窦窥天入,清光覆地阴。
泠泠秋响切,到处奏嵇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径山看竹》是明代诗人黄汝亨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黄汝亨,字贞父,号泊玄居士、寓林居士。他出生于浙江仁和,是明代的著名文学家。黄汝亨曾担任进贤知县和江西布政司参议等职,其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2. 诗歌原文
    竹色自可爱,无如此径深。千秋寒玉立,万亩绿云沈。
    远窦窥天入,清光覆地阴。泠泠秋响切,到处奏嵇琴。

  3.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径山看竹时的自然景观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的精神境界。

  4. 艺术手法:黄汝亨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容词,如“千秋寒玉立”形容竹子的坚韧和高洁,“万亩绿云沈”描绘了一片翠绿的竹林如同绿色的云朵一般覆盖大地。这种形象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中的意境和美感。

  5. 历史背景:“徑山看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颇为有趣。据记载,北宋大诗人苏轼曾游览过径山的寺院,并留下了“白云穿透碧玲珑”的点景之句。这使得许多文人雅士慕名而来,游历吟咏径山之竹。

《径山看竹》不仅是一首诗歌,也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