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博见枉分韵

一毡远寄海天涯,遣兴时过处士家。
瓜熟尽堪分五色,诗成那敢说三叉。
溪云夜荡渔矶月,篱舍秋残槿树花。
野外不嫌供具薄,邻家春酿尚堪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学博见枉分韵》是明代诗人冯皋谟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冯皋谟,字明卿,明代浙江海盐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其生平涉及政治、军事和文学等多个领域,曾任职广东、福建等地方,并参与了张琏、倭寇的镇压工作及条鞭投柜法的创立。官至福建参政,著有《丰阳集》。

  2. 诗歌原文
    一毡远寄海天涯,遣兴时过处士家。
    瓜熟尽堪分五色,诗成那敢说三叉。
    溪云夜荡渔矶月,篱舍秋残槿树花。
    野外不嫌供具薄,邻家春酿尚堪赊。

  3. 诗歌赏析:冯皋谟的《高学博见枉分韵》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自然美景的七言律诗。首句“一毡远寄海天涯”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寄情于海的画面,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第二句“遣兴时过处士家”则点明了主题——在处士家中度过闲暇时光,享受生活的闲适与自在。第三、四两句通过“瓜熟尽堪分五色,诗成那敢说三叉”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以及诗人谦虚的态度。后半部分“溪云夜荡渔矶月”和“篱舍秋残槿树花”进一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而“野外不嫌供具薄,邻家春酿尚堪赊”则反映了诗人超脱物质、追求精神满足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骨和情怀。

通过对《高学博见枉分韵》的深入解析,不仅能够领略到冯皋谟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艺术造诣和深邃内涵,还能从中感受到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深厚底蕴。《高学博见枉分韵》不仅是冯皋谟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明代诗歌艺术、了解明代文人生活状态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