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之招饮城西得青字

落日轻风好,扁舟送野亭。
近禾分水绿,远塔混山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化之招饮城西得青字》是明代诗人冯时可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冯时可,号无成,明松江府华亭人,隆庆五年进士,官至按察使。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而且还是文学上的佼佼者,著有《左氏释》、《易说》、《上池杂识》和《雨航杂录》等作品,其文学成就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和赞誉。

  2. 诗歌原文
    落日轻风好,
    扁舟送野亭。
    近禾分水绿,
    远塔混山青。

  3. 诗句解析

  • 落日轻风好: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微风轻拂,景色宜人的宁静场景。
  • 扁舟送野亭:使用“扁舟”这一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小船在平静水面上的悠然自得,而“野亭”则是诗人游赏的场所,体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休闲生活。
  • 近禾分水绿:这里的“禾”指田间的庄稼,“水绿”则形容水面因庄稼而显得格外清新。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田野与水面的和谐美景。
  • 远塔混山青:描述了远处高高的佛塔与周围的青山融为一体的景象,给人一种深远和宁静的感觉。
  1. 艺术特色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 诗中的“落日”、“轻风”、“扁舟”、“野亭”、“禾田”、“水绿”和“远塔”等意象,都富有象征意义,既展示了自然之美,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1. 创作背景:据《明史·冯时可传》记载,冯时可曾在任内多次巡视边疆地区,与当地民族交流,因此他的诗歌中不乏对边疆风情的描绘。而在《化之招饮城西得青字》这首作品中,“落日轻风好”和“近禾分水绿”两句,很可能是作者在游览边塞之地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化之招饮城西得青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独特的审美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明代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