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志论学及暮春章有感 其三

箪瓢不改亦非贤,人不堪忧徒自怜。
俗学不知吾性乐,丢过自己觅颜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同志论学及暮春章有感 其三’是明代文学家、思想家王守仁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感悟。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别号阳明山上人、阳明子,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官至左都御史。他是陆王心学的创导者,明代中期重要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与同志论学及暮春章有感 其三》

天寒日短景逾长,暮色苍茫草树黄。
风急鸟飞云散去,山空月上柳枝香。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诗中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诗中的”天寒日短景逾长,暮色苍茫草树黄”描绘了冬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诗中的”风急鸟飞云散去,山空月上柳枝香”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深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