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园甫营葺,修竹稍阴翳。
村径入沙平,柴门俯江闭。
惠风荡炎氛,微雨续新霁。
好鸟时相鸣,疏花还自媚。
于焉一徜徉,颇惬幽人意。
宁违官府期,且与邻翁醉。
崔二丈园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崔二丈园亭》是一首明代诗人钮仲玉创作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
作者简介:钮仲玉,号西樵,明代著名文学家、画家。他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还涉猎绘画艺术,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自然景观。钮仲玉的诗作风格豪放而不失细腻,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手法,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美感。钮仲玉的生平和创作成就使他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原文:芳园甫营葺,修竹稍阴翳。村径入沙平,柴门俯江闭。惠风荡炎氛,微雨续新霁。好鸟时相鸣,疏花还自媚。于焉一徜徉,颇惬幽人意。宁违官府期,且与邻翁醉。
诗歌赏析:钮仲玉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园林图景。首句“芳园甫营葺”点明了园子的新旧更替与主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修竹稍阴翳”展现了竹子的茂密和阴凉,为整个园子添加了一抹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村径入沙平,柴门俯江闭”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让人感受到了园子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之美。第三四句中,“惠风荡炎氛,微雨续新霁”则表达了自然的恩赐给人们带来的舒适与愉悦。最后,“好鸟时相鸣,疏花还自媚”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园中生活的和谐美好。最后一句“于焉一徜徉,颇惬幽人意。宁违官府期,且与邻翁醉”更是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钮仲玉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崔二丈园亭》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园林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了解,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