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门谩吟 其二

平生踪迹使人疑,一片丹心只自知。
雪搅长空人语少,且携妻子共流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出都门谩吟其二》,是明朝诗人邹元标的作品,出自他的诗作《出都门漫吟》系列。此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技艺,展示了作者对生命、情感与理想的深刻反思。接下来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邹元标,字仲泽,号青莲居士,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其一生多舛,天启初年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尽管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但因与魏忠贤相争而被迫辞归。
  1. 作品原文
    晓色初明野,云容尚隐林。蒿莱三径拙,鸟雀一枝深。
    忧患他乡泪,淹留故国心。

  2. 整体翻译
    清晨,当阳光初照大地,天空中的云彩还隐藏在树林之中。我走在荒凉的小路上,周围只有几丛蒿草和稀疏的鸟巢。这些景象让我倍感忧伤,心中充满了离别故土的哀愁。

  3. 词句注释

  • 晓色初明野:指天刚亮时,田野上的景色开始显得明亮起来。
  • 云容尚隐林:指树林中仍能看见云雾缭绕的景象。
  • 蒿莱三径拙:指脚下踩着的是未经修剪的蒿菜和杂草。
  • 鸟雀一枝深:指树枝间鸟儿栖息的地方显得幽深。
  • 淹留故国心:指长期停留在故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1. 白话译文
    清晨的阳光照亮了田野,但树林里的云彩仍然模糊不清。脚下是未经修剪的蒿菜和杂草,鸟儿们在树枝间筑巢。这些景象让我深感忧伤,心中充满了离别故土的哀愁。

  2.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邹元标离开朝廷后,他在官场上遭遇了重重困难,最终辞归故乡。这首诗可能是他在返回途中,面对大自然和家乡环境,内心感慨万千时所创作的。

  3. 名家点评
    关于这首诗的评价,有评论认为这是邹元标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一种感慨。

  4. 轶事典故
    邹元标曾为魏忠贤所忌,因建言被攻击而辞归。这些背景信息可能也影响了这首诗的内容和风格。

  5. 作品赏析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晓色”、“云容”、“蒿莱”等意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诗人通过“忧患他乡泪”和“淹留故国心”这样的表达,揭示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

《出都门谩吟其二》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的诗歌,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讨。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