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杂兴二首 其一

柴扉恰对玉屏峰,环合千峰翠万重。
晓映明霞侵薜荔,秋悬白雪点芙蓉。
临池自种先生柳,巢鹤宜栽处士松。
借问当年游宦者,几人曾此蹑高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草堂杂兴二首·其一》是明朝诗人邹元标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邹元标,字公亮,号东山。他生于一个世代读书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
  • 仕途经历:邹元标在官场上表现出色,他曾被任命为南京吏部员外郎,因直言进谏而闻名于世。后来,他在天启初年回归朝廷,并迅速晋升为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等高位。
  1. 诗歌原文:柴扉恰对玉屏峰,环合千峰翠万重。晓映明霞侵薜荔,秋悬白雪点芙蓉。临池自种先生柳,巢鹤宜栽处士松。借问当年游宦者,几人曾此蹑高踪。

  2. 诗歌赏析

  • 意象生动:诗中以“柴扉”、“玉屏峰”等自然景观为背景,构建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 情感真挚:通过描绘山水之美及个人所种之柳、松,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过往游宦者高远志趣的追忆,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淡淡忧愁。
  • 哲理意味:诗句中的“烟花已许瀛洲并,日月偏随野兴长”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时间流转的哲思,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邹元标的《草堂遣兴二首·其一》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它既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