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恰对玉屏峰,环合千峰翠万重。
晓映明霞侵薜荔,秋悬白雪点芙蓉。
临池自种先生柳,巢鹤宜栽处士松。
借问当年游宦者,几人曾此蹑高踪。
《柴扉恰对玉屏峰,环合千峰翠万重。晓映明霞侵薜荔,秋悬白雪点芙蓉。临池自种先生柳,巢鹤宜栽处士松。借问当年游宦者,几人曾此蹑高踪。》是邹元标的《草堂杂兴二首(其一)》,此诗通过描绘草堂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
诗句“柴扉恰对玉屏峰,环合千峰翠万重”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将草堂置于群山环抱之中的景象展现无遗。这里的“柴扉”指的是门扉,而“玉屏峰”则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峰的形状,如同一块巨大的玉屏风一样。这种描述不仅富有视觉冲击力,也暗示了山峦的高耸入云,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晓映明霞侵薜荔,秋悬白雪点芙蓉”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内容,通过对晨光中的景色和秋天霜降后芙蓉花的描述,展现了自然之美。“明霞”与“白雪”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间和季节,形成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临池自种先生柳,巢鹤宜栽处士松”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个人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投入。这里提到的“先生柳”和“处士松”不仅是自然界的植物,更是诗人自我修养的象征,体现了他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借问当年游宦者,几人曾此蹑高踪”则是对过往游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这句话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又透露出诗人对未来可能实现的理想生活的期待。这里的“蹑高踪”意味着追求更高的境界,不满足于现状,有着强烈的进取心。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传达。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它也启示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通过与自然的互动来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