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午荒山闻远鸡,孤征遥向夜郎西。
分违怅望飞云久,起舞愁惊落日低。
逐客马前春寂寂,王孙天畔草萋萋。
思乡故国情无限,回首风烟路几迷。

这首诗的原文是:

山行闻鸡

亭午荒山闻远鸡,孤征遥向夜郎西。

分违怅望飞云久,起舞愁惊落日低。

逐客马前春寂寂,王孙天畔草萋萋。

思乡故国情无限,回首风烟路几迷。

译文

中午时分在荒山中听到远处传来的鸡鸣声,独自行进着朝着夜郎的方向。
分开后长久地眺望远方的飞云,起身跳舞时被突然落下的太阳吓得惊慌。
追逐官途的人面前春天寂静无声,而远离故乡的王子眼前天边草色郁郁葱葱。
怀念家乡的情感无尽无边,回头望着那风烟迷蒙的道路几乎迷失方向。

注释

  • 亭午:中午时分。
  • 荒山:荒凉的山。
  • 闻远鸡:听到远处传来的鸟鸣声。
  • 孤征遥向夜郎西:独自行进,指向夜郎(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地名)。
  • 分违:分离后、分别。
  • 怅望:惆怅地眺望。
  • 飞云:天空中的云彩。
  • 起舞:起身舞蹈。
  • 愁惊:因惊吓而感到痛苦。
  • 落日低:形容太阳落得很低。
  • 逐客:追逐官途的人,即仕途失意者。
  • 寂寂:寂静无声。
  • 王孙:贵族后代,指王子。
  • 天畔:天际。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故国:家乡。
  • 情无限:情感无限深重。
  • 回首:回顾过去或回头看。
  • 风烟:模糊的烟雾,比喻迷茫或不确定的未来。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闻鸡”作为开头,描绘了诗人在荒山中行走时听到远处鸡啼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寂的氛围。接着,“孤征遥向夜郎西”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未知的旅途和孤独的感慨。

中间两联通过描绘诗人与自然景物的互动,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分违怅望飞云久”表达了诗人因分离而长时间凝视远方景象的心情;“起舞愁惊落日低”则描绘了诗人因情绪激动而无法自持地舞蹈,却又被突如其来的落日所惊醒的情景。这些描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动荡不安。

最后两联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逐客马前春寂寂”和“王孙天畔草萋萋”两句,通过对比“逐客”和“王孙”的身份差异以及他们在春天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身份地位的反思和感慨。而“思乡故国情无限”,“回首风烟路几迷”,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自己对未来道路的迷茫。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困惑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和过往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