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横川度,终朝自掩扉。
已便麋鹿性,不负芰荷衣。
有酒山堪对,无官客到稀。
愚公真类我,久息汉阴机。
山居杂兴
秋色横川度,终朝自掩扉。已便麋鹿性,不负芰荷衣。有酒山堪对,无官客到稀。愚公真类我,久息汉阴机。
注释
秋色横川度
秋天的景色横跨在河流两岸。
终朝自掩扉
整天都关上门窗。
已便麋鹿性
已经习惯于像麋鹿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不负芰荷衣
不辜负穿荷花衣服的日子。
有酒山堪对
有酒时可以在山中独自对饮。
无官客到稀
没有官员的客人来访。
愚公真类我
愚公真是我的同类,都愿意远离尘世的纷争。
赏析
《山居杂兴》是元好问晚年隐居期间创作的一组诗作,共五首,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生于1207年,卒于1257年,山西忻州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南宋亡国后的感慨以及对个人生活的反思。
首句“秋色横川度”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面,通过“横川”这一形象的表达,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宽阔与深远。紧接着,“终朝自掩扉”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他选择闭门不出,享受自然的宁静和平和。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已便麋鹿性,不负芰荷衣。”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态。麋鹿象征着自由与纯真,芰荷则代表着清纯与美好。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他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一种更加自然、更加纯粹的生活。
“有酒山堪对,无官客到稀。”展现了诗人在山林中独享的宁静时光。有了美酒相伴,可以与山峦对话;没有官场的纷扰,可以与知己畅谈。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使他深感满足,仿佛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烦恼。
“愚公真类我,久息汉阴机。”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自我肯定和反思。愚公移山的故事激励着他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他选择远离喧嚣,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是一种非常值得敬佩的人生态度。
《山居杂兴》不仅是一组描写隐居生活的诗歌,也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佳作。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自然、淡定的元好问,以及他所倡导的简单、纯粹、美好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