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元朗水亭

微径树边入,亭偏池水涯。
即能通竹屋,兼亦占鸥沙。
晚色湖生月,秋香荇作花。
柴扉夜分火,只与钓鱼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元朗水亭》是明朝诗人道敷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描绘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渔人的闲适生活为主要内容。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作者背景进行详细解析:

  1. 原文内容:《题元朗水亭》通过简洁的诗句,生动展现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水边景色,其中“微径树边入,亭偏池水涯”描绘了从树林中进入水亭的情景,而“晚色湖生月,秋香荇作花”则形容了湖面在夕阳下泛着金色光辉,荇菜随风摇曳发出秋天特有的清香。此外,“柴扉夜分火,只与钓鱼槎”一句,更是直接点出了主人公在夜晚用柴门分出一点火光来煮饭,同时享受着垂钓的乐趣。
  2. 艺术特色:《题元朗水亭》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景观,如树木、水塘、月亮和荇花,也有人文的活动,如钓鱼和煮食,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3. 作者背景:《题元朗水亭》的作者是明代诗人道敷,字觉明,嘉兴兴善寺僧。道敷是一位僧人,他的诗歌创作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他对人生的哲思。由于他生活在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之中,因此他的作品常常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展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和超然。

《题元朗水亭》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一个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可以感受到作者道敷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简朴生活的真挚追求,同时也能了解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