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阻风

黄河夜半冯夷舞,未晓争传白浪雄。
水国春残空望雨,沙田麦细可禁风。
缘堤偶坐津楼上,携榼谁来野寺中。
极目平原渺何际,惊尘飞雾晚蒙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莲池阻风》是明朝董钥的一首作品,通过描绘黄河夜半的壮丽景象以及作者在河边的所感所思,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莲池阻风》原文如下:
黄河夜半冯夷舞,未晓争传白浪雄。
水国春残空望雨,沙田麦细可禁风。
缘堤偶坐津楼上,携榼谁来野寺中。
极目平原渺何际,惊尘飞雾晚濛濛。

诗的首句“黄河夜半冯夷舞”描绘了黄河在月色的照耀下如同舞蹈一般的景象,冯夷即河神,这里的“舞”字赋予了河水生动而灵动的生命力。接下来的“未晓争传白浪雄”,则是说到了黎明前白浪滔天的壮观场面,展现了黄河水的磅礴之势。

第三句“水国春残空望雨”,反映了春天即将结束,黄河沿岸的景色显得有些凄美,同时暗示着一种等待或希望的情绪。“沙田麦细可禁风”,则转入更具体的场景,描述了黄河岸边农田中的小麦细长而有韧性,能够抵御风的吹拂。

随后的“缘堤偶坐津楼上,携榼谁来野寺中”,诗人来到河边,坐在津楼上,享受着宁静的时光,不时有朋友来访,增添了几分生活的乐趣。然而,最后两句“极目平原渺何际,惊尘飞雾晚濛濛”则将视野拉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广阔平原上茫茫一片的感慨。

《莲池阻风》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更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自然的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反复品味与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