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散轩为戴彦文

椅桐可琴瑟,楩楠可梁栋。
斧斤日相寻,出类先自送。
问之胡为尔,不幸材有用。
膏以明受煎,象以齿唤痛。
我生本樗散,何必人器重。
规矩既弗就,绳墨谅难中。
雨露极滋长,土力暗培壅。
拥肿与拳曲,此意殆天纵。
其下根株连,其上枝叶蓊。
风过鸣笙竽,月明舞虬凤。
商丘暨栎社,气势相伯仲。
棼槐作奴视,庄椿等儿弄。
并移八千春,同一南柯梦。
扫壁醉留题,掀髯对樗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樗散轩为戴彦文》是明代诗人董纪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董纪,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董纪的诗歌多表现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在艺术成就上,董纪的诗作风格独特,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乏生活气息,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2. 作品原文:《樗散轩为戴彦文·椅桐可琴瑟》,全诗如下:椅桐可琴瑟,楩楠可梁栋。斧斤日相寻,出类先自送。问之胡为尔,不幸材有用。

  3. 诗作解析:首句“椅桐可琴瑟”,用椅子和梧桐来比喻人才,指出这些人才如同乐器和树木一样,有着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次句“楩楠可梁栋”,则是以楩木和楠木为例,强调木材本身的价值在于其用途,而不是被随意使用。接下来的“斧斤日相寻”,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对木材的频繁开采,暗示了社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现象。而“出类先自送”则表达了一种感慨,即许多有才能的人往往因为自己的才华而被过早地使用,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人才的一种不公现象。最后两句“问之胡为尔,不幸材有用”是对前文的总结,揭示了尽管人才被早早使用,但仍然无法避免命运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樗散轩为戴彦文》不仅是董纪个人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明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董纪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