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俞原肃留别十首 其一

别时容易见时难,莫作寻常客子看。
二十年来逢一度,四千馀里到长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其一》是明代董纪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和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下面将对该诗的具体内容、创作背景以及艺术特色进行详细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别时容易见时难,
    莫作寻常客子看。
    二十年来逢一度,
    四千馀里到长安。

  2. 内容解析

  • 别时容易见时难:这句话揭示了离别之痛,即分别之时似乎并不困难,但重逢之日却异常艰难。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对未来相聚的渴望。
  • 莫作寻常客子看:这里强调了诗人的身份和地位,他不是普通的旅人或过客,而是有特殊身份的人。这样的自我定位,使得他对这次离别有着更深的情感体验。
  • 二十年来逢一度:描述了与朋友相遇的时间间隔长达二十年,这期间的分离和寂寞可想而知。而能够再次见面更是难得。
  • 四千馀里到长安:这里的“长安”不仅指的是古代都城,也象征着远行和探索。从遥远的距离到达长安,不仅是空间上的移动,也是心灵的一次旅行和成长。
  1. 创作背景
  •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是董纪为他的好友俞原肃创作的一组诗。这些诗表达了作者对俞原肃深厚的友情和对其未来道路的美好祝愿。同时,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董纪个人在仕途上的经历和感受,以及他在官场中的孤独和挑战。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的重量。
  • 结构上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律诗形式,韵律和谐,节奏鲜明。
  • 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其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离别诗篇,它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