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斋为许仁民

长须曾识许神农,复见贤孙继祖风。
方寸有馀阴德地,平生多少活人功。
源流不出三因外,天理常存一念中。
好侍板舆承母意,满林春色杏花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正心斋为许仁民》是明代诗人董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董纪,字良史,号述夫,明松江府上海人。他的生平包括参与科举、辞官归隐以及创作诗文等经历。在洪武年间,董纪被推举为贤良方正,并担任江西按察使佥事。后来他选择引疾归乡,并在家乡建造了草堂以居住。
  2. 诗歌原文:长须曾识许神农,复见贤孙继祖风。方寸有馀阴德地,平生多少活人功。源流不出三因外,天理常存一念中。好侍板舆承母意,满林春色杏花红。
  3. 主题思想:董纪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前辈的怀念以及对其道德行为的赞扬。诗中“长须曾识许神农”指代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医圣——张仲景,而“贤孙继祖风”则是指其后代继续发扬光大医德的行为。
  4. 艺术特色:董纪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将医术与医学的道德结合,通过杏花的春色来象征生命力的恢复和增长,体现了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和谐统一。

董纪的《正心斋为许仁民》不仅是一首表达敬仰和怀念之情的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德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