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隐为赖善卿

钓船随处可为生,二十馀年不到城。
剩水残山原自在,清风明月有谁争。
元真解后留诗别,甫里寻常载酒迎。
南往北来无定迹,恐人情熟渐知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隐为赖善卿》是明代诗人董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也展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独到见解和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董纪,字孟静,号西园,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其作品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 钓船随处可为生,二十馀年不到城。:描述了诗人常年以钓鱼为生,远离都市的喧嚣生活,二十年来未曾踏入过城市。
  • 剩水残山原自在,清风明月有谁争。:表现了诗人对山水之间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认为自然界的美景本就如此,无需与他人争胜。
  • 元真解后留诗别,甫里寻常载酒迎。:诗人在元真解后的某刻留下了诗作告别,而在甫里的平常日子里则常常载酒相迎。
  • 南往北来无定迹,恐人情熟渐知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行踪不定、名声不显的生活态度,害怕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渐渐熟悉他而忘记了他的真正面目。
  1. 艺术风格
  • 意象生动:诗中的“钓船”、“剩水残山”等意象,生动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 语言简练:全诗虽然简短,但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1. 创作背景
  • 该诗创作的时间不详,但可以从作者董纪的其他作品中推测,其可能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1. 文化价值
  • 反映社会风貌:通过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 传达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自然与世界的独特理解,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董纪的《渔隐为赖善卿》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是一首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诗篇。它不仅展示了董纪高超的文学才华,更深刻地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哲学思考,是研究明代文学和文化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