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堂小景

溪响到还散,岚光聚复空。
窗寒过云雨,帆饱上滩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溪堂小景》是明朝诗人程嘉燧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探讨该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
  • 程嘉燧,字孟阳,号松圆,明徽州府休宁人,侨居嘉定。他应试无所得,但折节读书,工诗善画,通晓音律。在钱谦益罢归后,他筑耦耕堂,邀嘉燧读书其中。阅十年返休宁,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
  1. 作品内容:《溪堂小景·溪响到还散》描述了溪水流动的声音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象:
  • 溪响到还散:溪水的声音仿佛随风散去;
  • 岚光聚复空:远处山林的光影时而聚集,时而消散。
  1. 主题与风格:诗歌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其风格清新脱俗,既有文人骚客的雅致,也不乏田园风光的恬静。

  2. 艺术特色

  • 语言简洁明快:诗句用词精炼,节奏明快,易于吟诵;
  • 意象生动具体:诗人通过对溪流、山影、云雾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情感真挚深沉: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感悟,情感深沉而真挚。
  1. 历史背景:程嘉燧生活在明代,这个时期是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作品中融入了许多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个人感慨,这使得他的诗作具有独特的时代印记和社会意义。

  2. 后世影响:尽管程嘉燧生前未有显著的文名,但其作品后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被后人传颂。他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3. 文化价值:《溪堂小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承载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理想和哲学思考,对于研究明清两代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4. 现实意义:在当代社会,阅读和欣赏古代诗词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让人们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还能启发现代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溪堂小景》不仅是明代诗人程嘉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