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酒闲眠日掩扉,弄寒窗雨故霏霏。
花怜经眼关情剧,游忆同心见面稀。
江上一番仍节换,天涯何处不春归。
遥知弱女千山里,乍改罗裳定湿衣。
送春同子柔作二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送春同子柔作二首·其二》是明代程嘉燧所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离别和相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春天这一自然现象的独特情感体验。下面将具体探讨这首诗:
作者简介:程嘉燧(1565-1643),号松圆、偈庵,安徽休宁人。他是一位书画家兼诗人,与娄坚、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有诗集《浪淘集》,被谢三宾等合编为《嘉定四先生集》。程嘉燧的一生虽未能在科举上有所成就,但却通过诗歌与画艺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才华。
诗歌原文:吟君诗送春归日,我正颠狂欲湿衣。烛灭清歌高阁罢,酒醒疏雨小船归。慵拈雪镜愁边照,判遣风花醉里飞。预恐老添情转剧,明年春到兴先违。
诗意解析:《送春同子柔作二首·其二》以春天为背景,描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吟诵友人的诗句之际,感受到了春天的归来,而自己却因心情狂放如醉欲湿衣裳。夜晚蜡烛熄灭,伴随着歌声高阁的结束,清晨酒醒后,小船在细雨中归航。诗人慵懒地手持雪镜,在愁绪边缘映照,任由飘散的风花在醉酒中飞舞。最后担心岁月渐增,情感会变得更加复杂,暗示着春天虽美但无法长久。
《送春同子柔作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春天深切思念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情感世界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