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走鹑居十二秋,凤翔落尽黑貂裘。
楚筵醴酒浑忘设,梁苑词人含倦游。
末路多歧难着足,深山何物不销忧。
清泉白石俱□悉,洗其彼□事事幽。
陈必亨需次王官淹滞京国为诗招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为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为有》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京城的繁华景象,以及对友人陈必亨因官位而滞留京华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首联“陈必亨需次王官淹滞京国为诗招之”,描述了陈必亨因官位而滞留于京城,无法摆脱官场的束缚。这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腐败现象,以及官员们对于权力的渴望和追求。
颔联“君侯自可论心地,何事求人不出门”,表达了作者对陈必亨的赞赏。他认为陈必亨拥有高尚的心灵品质,无需借助外界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抱负。这反映了唐代士人崇尚个人修养和独立思考的文化氛围。
颈联“我今无计出京游,且向君家学取楼”,则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处境和无奈。他无法摆脱京城的束缚,只能在朋友家中暂住,学习诗歌技巧。这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若逢知己论心事,便是人间胜事游”,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在与知己朋友交流心得时,能够得到心灵的慰藉,从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这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和友谊的重视。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友人陈必亨的描绘,以及对京城生活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