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走鹑居十二秋,凤翔落尽黑貂裘。
楚筵醴酒浑忘设,梁苑词人含倦游。
末路多歧难着足,深山何物不销忧。
清泉白石俱□悉,洗其彼□事事幽。
注释:
陈必亨:字子高,号东斋,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宋宁宗时进士。历官太常博士、中书舍人。有《东斋文集》。
王官:指京城开封。
马走:形容马跑得飞快,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鹑居:鹑是一种小鸟,比喻年老或地位低微的人。
凤翔:凤凰飞翔,喻指高贵或显赫的地位。
楚筵:楚国的宴席,指豪华的宴会。醴酒:美酒。
梁苑词人:指梁园的诗人,梁园是东汉梁鸿、第五伦等隐士聚居的地方,后泛指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末路多歧:比喻处境困难或有选择的余地。
深山何物不销忧:意思是说,在深深的山林里,没有什么能消解你的忧愁。
清泉白石俱□悉:意思是说,清泉和白石都可以用来洗去世俗的烦恼。
译文:
马儿跑得快,如同时光飞逝;岁月像鹌鹑般悠闲地度过十二个春秋,而昔日高贵的凤凰已经消失在黑貂的裘皮之下。
豪华的楚国宴席上,美酒似乎已经忘记了设下,而梁园的文人雅士们带着倦意游赏。
身处困境,前途茫茫,难以找到出路;而在深邃的山林之中,又有什么能消解我的忧愁?
只有那清澈的泉水与洁白的石头才能洗净一切世俗的烦恼,让心灵归于宁静与和谐。
赏析:
这首诗以陈必亨的视角,描绘了他在京城的困顿生活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马走的速度和鹌鹑的生活状态,以及楚筵上的醴酒和梁苑词人的倦意,表达了他对繁华世界的疏离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通过描述清泉白石的洗涤作用,象征性地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心灵的宁静。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是一首表现人生感慨和追求自然境界的优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