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合有蕊珠宫,万顷云涛拥护中。
贝阙直分员峤胜,蚌光欲抗越城雄。
烟消两岸横春练,潮送千帆卷暮空。
一曲沧浪歌自和,不将清管托悲风。
海珠寺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珠寺二首·其一》是明代诗人游朴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丰富的意象,以及深邃的思想情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这首诗的开篇“沧江合有蕊珠宫,万顷云涛拥护中”便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这里,“沧江”指的是宽阔的珠江,它环绕着“蕊珠宫”,即广州城,象征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辉煌。而“万顷云涛”则形容珠江上的波浪浩瀚,如同云海一般,给人一种浩渺无际的感觉。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广州这座城市的无限赞美和敬仰之情。
“贝阙直分员峤胜,蚌光欲抗越城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广州的地理优势和历史地位。其中,“贝阙”指古代广州的城墙,它直插云霄,将广州城与周围的群山分隔开来。而“蚌光”则比喻广州城的光辉,它犹如明珠般璀璨,使得整个越城都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广州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
“烟消两岸横春练,潮送千帆卷暮空”两句则是对广州城市风貌的生动描绘。在这里,“烟消两岸”形象地描绘了珠江两岸的景色,烟雾弥漫,仿佛一条绿色的长带横贯两岸。而“潮送千帆”则通过描写潮水推动帆船的场景,传达出广州港口繁忙的景象。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广州的都市生活和商业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繁华景象的赞叹。
《海珠寺二首·其一》通过对广州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敬仰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广州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