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后谷黄公祠

肃皇末造海波腥,谁挽天河洗甲兵。
养士百年无义旅,捐躯一旦是书生。
挥戈许国身前语,食庙追功死后名。
古木寒风凛生气,瓣香回首一沾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后谷黄公祠》是明代游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万历年间。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信息:

  1. 作者简介:游朴(1526—1599),字太初,明朝福建福宁(今柘荣县)人。游朴年少时便显露出过人的聪明才智,九岁时就能写文章,万历二年中进士,后授职成都府推官、大理寺评事等要职。《藏山集》是他的著作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2. 诗词原文:《谒后谷黄公祠》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的七言律诗。诗中通过描绘历史背景和人物命运,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和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诗句“肃皇末造海波腥,谁挽天河洗甲兵”展现了当时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苦难。

  3. 作品赏析:此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通过对黄公祠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同时,诗中的哲理性思考也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谒后谷黄公祠》不仅是一首表现力极强的作品,也是对明代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一种反映。通过深入分析该诗歌,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还能从中汲取对于现实和未来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