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婵娟此夜开,客怀何地重徘徊。
乾坤浩荡从难定,俯仰苍茫感易催。
玉笥空传神禹简,锦衣不见越王台。
何如潦倒随佳胜,是处相逢一醉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千里婵娟此夜开,客怀何地重徘徊。
乾坤浩荡从难定,俯仰苍茫感易催。
玉笥空传神禹简,锦衣不见越王台。
何如潦倒随佳胜,是处相逢一醉回。
《中秋日过萧拙斋,商燕阳张含宇累宴逮夜口占》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作。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中秋之夜,时杜甫在夔州,由友人张若虚招饮。全诗共五节,每节四句,前三节描写宴会情景,末一节抒发感慨。
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
八月十五夜月,如钩,明净似镜。
坐中客散,主人留我;
与众同欢,不亦乐乎?
霜露降,草木零落,百果飘香。
庭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归故乡。
不知天路行万里,何时归家共团圆?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期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描述了中秋节夜晚的美景和自己在异乡的感受。诗中通过描绘月亮、霜露、草木等多种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身处异乡的孤独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