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折嵚岑鸟道开,何人独向急流回。
旧闻徐庶辞刘去,今见王阳返驭来。
彩缆逐波春滉漾,班衣映锦昼徘徊。
圣朝孝治方虚席,未许罗山便凿坏。
马湖张司马迎养其母不至遂弃官归壮而赋此送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马湖张司马迎养其母不至遂弃官归壮而赋此送之》是明代游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反映了游朴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游朴,字太初,明代福建福宁(今柘荣县)人。他九岁便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历任多个职位,最终官至湖广参政。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表现在《藏山集》中,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和才华。
诗歌原文:万折嵚岑鸟道开, 何人独向急流回。旧闻徐庶辞刘去, 今见王阳返驭来。彩缆逐波春滉漾, 班衣映锦昼徘徊。圣朝孝治方虚席, 未许罗山便凿坏。
诗歌解读: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抒发了游朴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特别是“圣朝孝治方虚席, 未许罗山便凿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孝顺与忠诚的崇高追求,以及对于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判。
主题思想:全诗以母亲的养育为主题,通过对母亲形象的刻画,展现了游朴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同时,诗人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于道德、忠诚与孝道的高度重视。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该诗语言简洁明快,意象鲜明生动,尤其是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如“万折嵚岑鸟道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历史影响:作为明代的诗歌代表之一,《马湖张司马迎养其母不至遂弃官归壮而赋此送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游朴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征。
《马湖张司马迎养其母不至遂弃官归壮而赋此送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现了游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