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折嵚岑鸟道开,何人独向急流回。
旧闻徐庶辞刘去,今见王阳返驭来。
彩缆逐波春滉漾,班衣映锦昼徘徊。
圣朝孝治方虚席,未许罗山便凿坏。
马湖张司马迎养其母不至遂弃官归壮而赋此送之
万折嵚岑鸟道开,何人独向急流回。
旧闻徐庶辞刘去,今见王阳返驭来。
彩缆逐波春滉漾,班衣映锦昼徘徊。
圣朝孝治方虚席,未许罗山便凿坏。
注释:
- 万折嵚岑:形容山路陡峭曲折。鸟道:指鸟飞的道路。比喻道路崎岖险峻。
- 急流回:形容水流湍急的地方。
- 徐庶: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以智谋著称,曾经离开曹操投奔刘备(后来成为刘备的军师)。
- 王阳:东汉末年的官员,曾被任命为尚书令。后因被免职,返回家乡。这里指的是张司马的好友王阳。
- 彩缆:用彩色丝绸制成的缆绳,用来牵引船只。春滉漾:春天的水波荡漾。
- 班衣:指官员的服饰。班,是古代一种官职的称呼。映锦昼徘徊:形容穿着锦绣衣服在白天徘徊。
- 圣朝:指当时的宋朝。孝治:孝道治理。方虚席:正空缺着位置。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国家政治清明的期望。
首联“万折嵚岑鸟道开,何人独向急流回。”描绘了山路陡峭、水流湍急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友人离去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颔联“旧闻徐庶辞刘去,今见王阳返驭来。”则转入对友人的评价。徐庶和王阳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分别离开了刘备和曹操,但最终都回到了自己的阵营。这里诗人通过引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颈联“彩缆逐波春滉漾,班衣映锦昼徘徊。”则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离开时的情景。彩缆和班衣都是当时官员的服饰,象征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这句诗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友人离去时的庄重和肃穆氛围。
尾联“圣朝孝治方虚席,未许罗山便凿坏。”则是对友人离去原因的猜测。这里的“罗山”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职位。诗人认为,当前朝廷的政治环境尚未完全清明,因此不能轻易地破坏现有的秩序和制度。这句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语言简练而有力。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离去情景的再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政治的关切。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典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