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闲咏 其七

寄生扰扰伴尘缘,苦在心中似石莲。
欲学天仙蝉蜕法,常山青黛隔风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药房闲咏·其七》是明代诗人曾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寄生扰扰伴尘缘以及苦在心中似石莲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苦楚的深刻感受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背后的意义:

  1. 诗歌原文
    寄生扰扰伴尘缘,苦在心中似石莲。
    欲学天仙蝉蜕法,常山青黛隔风烟。

  2. 作者介绍:曾棨,字叔明,号东皋,明代文学家。他的作品以七言律诗见长,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曾棨的诗歌往往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著称。

  3.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诗中“苦在心中似石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如同石莲般坚硬且不易被触动。
  • 追求解脱:“欲学天仙蝉蜕法”,意指诗人渴望通过某种超凡脱俗的方式来摆脱世俗的束缚和苦难。这里的“蝉蜕法”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修炼方法,用以形容诗人对于超越现实、达到精神净化的向往。
  • 使用意象:诗中使用了“寄生扰扰”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纷扰世事的无奈和对于内心痛苦的关注。

通过对曾棨《药房闲咏·其七》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是一次文学创作,更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感悟和哲学思考。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心路历程,也折射出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复杂态度。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和自我实现的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