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扰扰伴尘缘,苦在心中似石莲。
欲学天仙蝉蜕法,常山青黛隔风烟。
【注释】
寄生扰扰伴尘缘:寄生在世间的纷扰中。
苦在心中似石莲:心中的苦楚就像石莲一样坚硬。
欲学天仙蝉蜕法:想要学习神仙解脱生死的本领。
常山青黛隔风烟:用常山和青黛来隔断风烟。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面对世间纷扰,内心充满痛苦,但又想摆脱这种痛苦,于是向神仙学习解脱生死之法。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将这一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联“寄生扰扰伴尘缘,苦在心中似石莲”,诗人以“寄生扰扰”来形容自己所处的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人生状态。这里的“扰扰”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挣扎,也反映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无奈。而“苦在心中似石莲”,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痛苦的直接表述。石莲作为一种植物,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清雅的品质,而诗人却将其比作痛苦,可见其内心的挣扎之深。
颔联“欲学天仙蝉蜕法,常山青黛隔风烟”,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追求解脱的愿望。这里的“天仙蝉蜕法”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脱离红尘的方法,而“常山青黛隔风烟”则描绘了一种神秘莫测、难以捉摸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语,将自己对解脱之道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深深眷恋。
尾联“欲学天仙蝉蜕法,常山青黛隔风烟”,则再次强调了诗人对解脱之道的追求。这里的“欲学”二字,既是诗人的决心,也是他对于世俗生活的无奈。而“常山青黛隔风烟”,则进一步描绘了他追求解脱过程中所面临的艰难险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他对于解脱之道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诗歌注重写实的特点,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