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茌平

地旱空多井,林疏远见楼。
平山通县界,漯水入河流。
过客询张镐,乡人说马周。
北来多古迹,那得更淹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茌平》是明代诗人曾棨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反映了作者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观察和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经历息息相关。曾棨,明江西永丰人,字子启,号西墅。永乐二年进士,授修撰,与同年进士二十八人读书文渊阁,善书法,工文章。他在官场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与修《永乐大典》,进少詹事。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本身,还在于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理解和敏锐洞察。

《过茌平》的主旨在于通过对茌平地区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观察和感慨。地旱多古迹,那得更淹留。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对于茌平地区自然环境的赞美以及对其历史遗迹的尊重。同时,通过询问张镐和马周的故事,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思。

在欣赏这首作品时,我们还可以将其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例如,查慎行的《过茌平新令吴宝崖尚未到官戏题旅壁》也是一首描绘茌平地区风貌的诗作。其中“茌平新邑长,赴任底迟迟。氓俗三秋望,王程九日期。”等句,生动地描绘了茌平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社会风情,展现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观。这种比较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过茌平》的内涵,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其他文学作品的魅力。

《过茌平》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的诗歌。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和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创作才能,还能够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