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旱空多井,林疏远见楼。
平山通县界,漯水入河流。
过客询张镐,乡人说马周。
北来多古迹,那得更淹留。
过茌平
地旱空多井,林疏远见楼。
平山通县界,漯水入河流。
过客询张镐,乡人说马周。
北来多古迹,那得更淹留。
注释:
- 地旱空多井:形容干旱的土地上,井水稀少。
- 林疏远见楼:形容树木稀疏,远处可见楼台。
- 平山通县界:指平山县与周边县界的连接。
- 漯水入河流:指漯河流入黄河。
- 过客询张镐,乡人说马周:指路过的人询问张镐,本地人谈论马周。
- 北来多古迹:指从北方而来的人很多,有很多历史遗迹。
- 那得更淹留:表示为什么还要停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茌平地区游览的情景。首句“地旱空多井”形象地表达了这里的干旱和水源稀少的情况;次句“林疏远见楼”则展现了稀疏的树林和远处的楼台,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第三句“平山通县界,漯水入河流”进一步描绘了茌平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最后两句“过客询张镐,乡人说马周”,通过询问当地居民关于张镐和马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当地文化的好奇和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茌平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