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彩制姚黄,根株异洛阳。
银灯添国色,宝篆借天香。
富贵同金谷,光辉到玉堂。
不须劳羯鼓,烂漫过年芳。

牡丹灯

剪彩制姚黄,根株异洛阳。
银灯添国色,宝篆借天香。
富贵同金谷,光辉到玉堂。

注释:

  1. 剪彩制姚黄:用彩色的纸剪出牡丹花的形状,制成了黄色的牡丹。
  2. 根株异洛阳:这里的“异”可以理解为与众不同,指这棵牡丹与其他的牡丹不同,因为它生长在洛阳。
  3. 银灯添国色:银色的灯光增添了牡丹的国色,使其看起来更加美丽。
  4. 宝篆借天香:用宝篆(一种装饰)来借用牡丹的天香(自然香气)。
  5. 富贵同金谷:比喻富贵如同金谷中的景色一样辉煌。
  6. 光辉到玉堂:指这盏牡丹灯的光芒照耀到了玉堂,意味着其光芒非常耀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牡丹花的诗。首句“剪彩制姚黄”,通过剪彩制作黄色牡丹的方式,展现了牡丹的美丽和高贵。第二句“根株异洛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牡丹的稀有和独特性,因为它生长在洛阳,而洛阳是牡丹花的故乡。

接下来的几句则赞美了这盏牡丹灯的美丽和价值。“银灯添国色,宝篆借天香”,通过银色的灯光和宝篆(一种装饰),使得牡丹灯更加璀璨夺目,仿佛拥有了牡丹的自然香气。接着,诗人又用“富贵同金谷,光辉到玉堂”来形容这盏牡丹灯的价值和地位,暗示这盏牡丹灯象征着富贵和荣耀,能够照亮整个玉堂。

最后两句“不须劳羯鼓,烂漫过年芳”,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诗人认为,这盏牡丹灯已经足够漂亮,无需再借助羯鼓(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的喧嚣来增添喜庆气氛,因为牡丹本身就是过年的象征,它已经足够烂漫和芬芳,足以让节日充满了美好的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